大家好,这里是制邦信息·资讯栏目!我们将定期与您分享金属材料行业的重点动态,结合制邦视角,为您提供更有价值的行业观察。
9月,金属材料行业迎来多项关键政策与市场动态,涵盖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、镝价创新高及全球铁矿格局重构等方面。本期聚焦四大重点,为您梳理行业最新走向。
01【工信部印发《场景化、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(2025版)》】
工信部办公厅于2025年9月4日印发了《场景化、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(2025版)》,这份指引为包括钢铁在内的14个重点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框架,将复杂的数字化转型拆解为 "看得见、摸得着" 的实操框架 ——"一图四清单"。
“一图”:是指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,系统梳理了钢铁全产业链(从研发设计到供应链管理)中所有可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具体业务场景(如智能炼钢、预测性维护等),帮助企业“按图索骥”,找到转型起点。
“四清单”:是指数据要素、知识模型、工具软件、人才技能清单,为每个场景的落地提供了清晰的物资清单,明确了需要哪些数据、哪些工业知识模型、哪些软件工具以及从业人员需掌握哪些技能。这确保了转型不是空谈,而是有据可依、有资源支撑。
这份图谱将数字化转型从一道抽象的“论述题”,变成了一套有标准答案的“填空题”,旨在解决企业“不想转、不会转、不敢转”的难题,有力推动中国钢铁行业向绿色化、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02【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】
国家能源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务院国资委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于2025年9月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其核心目标是到2030年,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要实现自主可控,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。
《指导意见》围绕6个领域13项具体任务,覆盖了能源活动的全链条。在供应端,重点突破极端环境下的能源勘探开发装备,全面提升化石能源、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能量转换装备的质效水平。在输配与存储端,着力加强能源输送装备技术攻关,推动深远海风电送出、储能规模化应用以及氢能“制、储、输、用”全链条装备发展。值得关注的是,数字化与绿色化作为贯穿始终的两大主线,《指导意见》强调要推进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,构建“感知—规划—决策—执行”闭环体系,并加快装备绿色高端转型。
作为一项系统性行动方案,该《指导意见》标志着我国能源装备产业将从过去的“跟跑、并跑”为主,转向在更多领域力争“领跑”,推动产业整体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。
03【镝价突破203万/吨】
9月初,国内金属镝均价突破205万元/吨,单日涨幅达1万元/吨,创下年内新高,氧化镝现货均价报163万元/吨。国际镝价暴涨210%,铽价翻两倍至850美元/公斤,创2015年以来最大涨幅。
本轮价格飙升由供应紧张、需求爆发与政策调控三重因素共同推动。供应端,缅甸政局动荡导致其中重稀土出口量同比锐减45%,加剧全球原料紧张;政策端,中国对镝、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一季度稀土出口量同比下滑19.3%;需求端,新能源汽车、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持续激增,进一步推升镝元素消费预期。
此次稀土价格暴涨,反映出全球对战略性关键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。中国作为全球80%中重稀土的供应国,通过出口管制强化了资源定价权,同时也加速了全球稀土供应链的重构。
04【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启动】
9月19日,全球瞩目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1号和2号矿块正式启动首批开采作业,目前已实现每小时4000吨的产能。该铁矿是全球储量最大、品质最高的未开发铁矿资源之一,已探明和推断资源量超过22.5亿吨,远景储量高达50亿吨,平均铁品位达67%,属世界顶级优质资源。
项目全面投产后,预计年产铁矿石1.2亿吨,约占全球铁矿产量的4.74%,占中国年进口量的9.7%。西芒杜的入局,将打破由澳大利亚、巴西主导的全球铁矿石 "两超多强" 格局,推动形成“澳、巴、西芒杜”三足鼎立的新态势。
西芒杜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座矿山的开发,它是一条搅动全球铁矿石市场格局的“鲶鱼”:作为全球最大买家,中国钢铁行业却长期受制于卖方的定价权。西芒杜项目使中国首次在海外掌握了大规模、高品位的权益矿资源。这不仅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,更在价格谈判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筹码,有望帮助中国从被动的“价格接受者”向主动的“供给影响方”转变。
9月政策与市场动态共同指向金属材料行业的三大趋势:数字化转型步入实操阶段、能源装备升级锚定自主可控、战略资源争夺重塑全球格局。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与供应链变化,提前布局高附加值、绿色低碳赛道。
朋友们,本期资讯就到这里了,欢迎大家发表看法!
CopyRight © 2018 常州制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【官网】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25275号